入伏沒幾天 地鐵喬司站又迎納涼大軍
  地鐵方回應:不建議非乘車人員長期逗留,如出現突發情況請服從指揮
  □見習記者 霍翟羿 文/攝
  去年7月25日,由於杭州喬司附近拉閘限電,600多名“納涼族”涌入杭州地鐵1號線的喬司站和喬司南站。今年,“地鐵納涼族”還會再度出現嗎?
  昨天下午,記者來到喬司等站點實地探訪,現狀令人擔憂:如果說去年只是因停電天熱導致的偶然事件,那麼今年的地鐵納涼似乎已成常態:這才入伏沒幾天,就有不少居民拖家帶口“搬”進了地鐵站。
  地鐵作為公共交通的一種,到底該不該歡迎納涼族“進駐”?這些在地鐵里納涼的周邊居民,會不會給地鐵帶來安全隱患呢?
  現場目擊
  涼席、被單、嬰兒車,甚至還帶上了電飯煲
  昨天下午,記者來到地鐵1號線喬司站。
  下了地鐵,走過站廳層和過道,進入站台層第二層的時候,眼前的景象著實讓人有些吃驚:
  鐵馬圍擋隔出幾塊較大的空間,裡面坐滿了前來納涼的居民。而且鐵馬圍擋內的空間,明顯限不住小朋友的活動,正常供乘客通行的過道里,有不少小孩追來跑去。
  記者粗略估計了一下,僅在喬司站站台這兩層納涼的居民,至少有200多人。
  和去年比起來,今年納涼族最大的不同,可能在於幾乎每個人都是“全副武裝”:絕大部分來納涼的居民都在地上鋪了涼席,帶上了蓋蓋的被單。攜小孩一起來的還推著嬰兒車,有些居民可能覺得地板不舒服,還帶了幾張摺疊式的小板凳。
  最誇張的是,在站台層一側的窗臺上,還有人帶來了一個電飯煲,堪稱“吃喝住”一體。
  而喬司北向的翁梅站,納涼人群就少了很多,大概只有四五十人。
  不過,記者發現,納涼人數較少的原因,是因為站台層幾乎感受不到空調,因為悶熱無風,在站台裡面一走動就會流汗。
  “我們站內的空調好像壞了,製冷效果不好。”翁梅站的一位站務人員告訴記者,“目前已經報修了。”
  開放時間和“自由度”,讓納涼族更鐘愛地鐵
  才剛入伏,納涼族就已進駐,地鐵站如此“緊俏”,並不是沒有原因的。
  “上個星期,我路過地鐵站的時候,就看見有人捲著席子來這裡睡覺了。今天剛好不上班,我也過來歇一歇。”何師傅在喬司附近的一家服裝廠打工,打定主意要獃上一整天的他準備充分,不僅有涼席,還帶上了中飯。
  何師傅還帶了兩個小男孩,一個是他兒子,另一個是工友的孩子,年紀都只有五歲多。兩個小孩都剃著“青皮”頭,一個穿著汗衫和小短褲,一個乾脆打著赤膊,兩人在地鐵站里互相追逐,看起來玩得十分開心。
  談到為什麼到地鐵來納涼,何師傅說:“能省一點電費是一點。這兩天工廠不開工,我們獃在出租房裡也是閑著,到這裡來有空調,地方又大,小孩子也喜歡。”
  何師傅告訴記者,其實自己租住的地方旁邊就有社區提供的納涼點,不過“空調不舒服”,而且“時間到了就要關門”,不像地鐵站一直運作到晚上11點多。
  “而且在這裡想躺就躺,舒服。”何師傅說,“希望他們不要關空調。”
  不過,納涼族舒服了,過往乘客卻有些不太舒服。
  “走過去都是躺席子上睡覺的人,還有小孩子跑來跑去,出事情怎麼辦?”從市區搭地鐵到喬司來的陳先生認為,這麼多納涼族非但有礙觀瞻,有時候對正常乘客的通行都造成了影響,許多來納涼的孩子把這裡當做“游樂場”,更是存在安全隱患。
  地鐵回應
  不建議非乘車人員長期逗留 如出現突發情況請服從指揮
  在喬司,記者看到,地鐵站站廳層的牆壁上張貼著不少告示,告示上印有“乘客須知”的字樣,其中第一條就是嚴禁私自攜帶涼席、除了飲用水以外的食品等進站,接下來還有禁止在車站內赤膊、赤腳、喧嘩打鬧等規定。
  顯然,這份告示已經變成了一紙空文。
  對於“納涼族”,杭州地鐵是怎麼處理的?固然不少居民希望地鐵站能提供一個納涼場所,但如何保證不影響到地鐵的正常運作,並盡可能杜絕納涼行為帶來的安全隱患呢?
  “別躺在這裡了,休息請到那邊去。”昨天下午3點左右,記者在喬司站看到,幾位站務人員正在站台層勸告納涼族從通道邊讓開,進入用鐵馬圍擋專門隔離出來的納涼區域。
  記者從一號線運營方杭港地鐵得知,鑒於目前安全形勢嚴峻,與地鐵公安討論後認為,地鐵作為公共交通的一種,最重要的職能是保證乘客快速安全疏散,不建議非乘車人員長時間在地鐵場所逗留。
  如果再來一次“7.25”停電事件怎麼辦?地鐵和納涼族之間還會不會“鬧僵”?
  記者瞭解到,目前,喬司等地鐵站內已經劃定了納涼區域,張貼了告示,並加強站內巡邏保證出入口及消防通道的暢通、加強廣播引導。
  此外,地鐵方再三提醒,進入車站乘涼的人員,如遇突發情況,千萬要服從指揮,有序離開。
  總的來說,納涼可以,但不提倡;如果需要納涼,請保障文明和安全。
  (原標題:入伏沒幾天 地鐵喬司站又迎納涼大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j53ojdcc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